星期二, 5月 03, 2011

防患未然﹕體檢要揀擇 先看家族病史

防患未然﹕體檢要揀擇 先看家族病史


【明報專訊】「父母健康,你才健康。」朱建華相信,健康都藏在基因裏。小心飲食,多做運動,不能保證你百分百不會患病,只是患病機率較不做的人可能低些。



很多人身體檢查採取「大包圍」政策,以為體檢套餐項目愈多愈好,但朱建華不同意無的放矢。「不可以說(套餐)清單上的項目什麼都要,你一定要針對來做——針對那些常見的,再看看家族病史來決定。」



主要「殺手」 遺傳影響大



他說,每年香港有三萬多人死亡,除了三分之一是死於意外,另有三分之一則是死於跟血管相關的疾病,像冠心病 、中風 及高血壓等,這些不單都有很強烈的家屬傾向,而且是「完全可以預防的」,藉驗血及量度血壓已可知道風險高不高。再有三分之一是死於癌症,頭三號殺手不分男女分別是肺癌、大腸癌及肝癌,當中很大程度也與遺傳相關。



肺癌固然跟吸煙關係密切,其中一些肺癌則更有遺傳傾向,如果父母患肺癌且吸煙,加上自己又吸煙或吸二手煙,患上與遺傳相關的肺癌風險較高。大腸癌方面,之前提及直系親屬(父母或兄弟姊妹)中有一人患上的話,自己得病的風險較一般人高一半;若有兩名直系親屬得病,風險更提升兩倍,而大腸鏡檢查有助及早摘除腸壁上可能變癌的瘜肉。



至於肝癌,很多個案都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帶原者,這種病毒會在家庭成員之間藉親密接觸傳染(例如血液接觸或母親分娩時傳染給嬰兒),但單憑驗血已可知道是否乙肝病毒帶原者。若在1988年或以後出生接受了政府提供的乙肝疫苗注射,受此病毒感染的機率便較低。



他稱,上述港人常見的疾病、預防及檢查方法,應該是每個人應有的常識。如果不清楚,家庭醫生應該可以幫上忙。



朱大腸照腸避癌劫



(明報)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05:05

【明報專訊】人稱「朱大腸」的外科專科醫生朱建華,13年前替時任律政司 長的梁愛詩 割除腸癌,這陣子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長劉吳惠蘭因腸癌而要接受「跟進治療」,傳媒又找他詢問醫學意見。他慨嘆,如果人人都按照醫學界的建議在踏入50歲之後開始照大腸鏡,相信不少大腸癌患者可避過一劫,包括劉吳惠蘭。至於55歲的朱建華,兩年前首次照大腸鏡,發現一粒腸瘜肉,並已即時割除,不正是早已避了一劫麼?



接受大腸鏡檢查對專長大腸外科的醫生來說有多重要?「好重要,如果我們不幸有這個病(大腸癌),自己做那行的,好『肉酸』——你叫人照腸鏡,自己卻不做,所以硬住頭皮也要做。」朱建華因此及時割除了一粒有演變為癌腫瘤風險的腸瘜肉。一個五十多歲的香港人腸子裏長出一粒瘜肉,其實很常見,機會率有12%。



一粒小瘜肉 十年可變癌



「所以如果局長(劉吳惠蘭)早點去照腸鏡,她會沒事。她現在57歲,如果50歲照,那時可能有粒瘜肉,可能是很小的一粒——一粒瘜肉要十年時間轉化過來(成為癌腫瘤),那麼如果50歲去照,她可以避過這一劫。」



朱建華遇過另一個「好唔抵」的例子,那是一個他以前的病人,本身也是醫生,當年他四十多歲的兄長患上腸癌,身為弟弟的還參與了兄長的腫瘤切除手術。本來,大腸癌這回事,防禦貼士就在患病的直系親屬身上——父母或兄弟姊妹當中有一人患上的話,自己得病的風險較一般人高一半,好應該提早照腸鏡,但他一直沒有去做。雖然他體能很好,做很多運動,五十六七歲時卻發現患上腸癌,還擴散了。



在朱建華看來,很多疾病都有家族傾向,預防方法理應如此﹕看看我們的父母叔伯兄弟患過什麼病,然後著力從它們入手。



像他,父母均有高血壓,而八十多歲的父親另有冠心病 及糖尿病 ,「故這方面我要小心點——當然要定期檢查,很容易做到的……高血壓,伸出手臂(量度)就知道;糖尿病及膽固醇,也是把手臂伸出來抽血化驗亦可得知;心臟病 檢查要花點錢了,可以接受心導管或電腦掃描」,看看心血管是否暢通。除了心血管尚待檢查外,其他的他都經常做。



西醫講經常運動,甚至很多醫生都是運動的粉絲,愛好長跑,每年都參加挑戰體能的100公里「毅行者」,但這些都不是朱建華那杯茶。「很多人說要健康便要做很多運動,我相信那也有用,不過似乎中國人——我不是教人不做運動——不過中國人的養生之道沒有叫你去跑步。」他說,中國人向來重視內臟機能的調適,不太講究劇烈的運動。如果跑步不行,可以步行;步行不了,可以坐車;不用硬來。



保持開朗 不累不餓不勉強



然而面對身體機能日漸老化,他的態度並不消極。「好簡單,心境開朗些便行。」而他保持開朗的要訣,就是喜歡你的工作。「工作忙不等於不可以開朗,你喜歡做便OK。但有時候做累了,就會不開心,所以不要弄得自己累極——不要疲累,不要餓著肚子,你便OK。」



疲累了便不要做,來不及做亦不要做。「有些醫生半天可以施五個手術,有些人不行,施三個便累了,那你施三個吧,這是上天給你的能力,你就不要——中國人很強調天人合一,這是對的;不要人定勝天,這是不對的,人是不能勝天的。」



別人行,是因為別人的身體結構可以勝任。「如果你(只能)施三個,別人施五個,你賺的錢比別人少,那便算了……不要強求。」



做人不勉強,自然便開朗起來——誰不想活到這個境界!



面對大腸﹕屎,不骯髒



【明報專訊】聽一些醫生說,不選大腸或泌尿外科,乃因為不喜歡它們骯髒。朱建華面對很多大腸疾病的患者,大腸是大便的通道,無可避免跟熏天臭氣打交道。在他眼中,屎一點不污穢。

「屎與尿污穢不污穢,是受人類文化影響才有此看法,但在生物系統中,它們完全乾淨沒問題。」他說,很多動物是吃屎的,飢餓的狗、低等的蟹、蝦毛與泥鯭都是。「接下來大魚吃小魚,超大魚吃大魚。」



「那我們也間接吃了屎?」記者問。



「沒錯……你種植有機蔬菜,灌溉時也淋屎,其實也是食屎,沒問題的。它不是不乾淨,其實很乾淨,只是你自己的心態不正確……你猜在放射科工作很乾淨嗎?(輻射 )電死你也未知……看不到它,無色也無味。」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