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二, 3月 10, 2009

五十歲後‧被逼創業

這個題目要特別強調「五十歲」。

並非年齡歧視,而是整體的處境不同。


五十歲前,跟五十歲後,不分男子女子,個人的身體狀態不同、心態不同、家庭情況不同,以至社會公眾對待你的態度,也截然不同。


因此,即使你可以一廂情願地,死口咬定自己「心境年輕」,但是身邊周遭的環境不配合,一舉一動也會引來反效果。


最明顯的例子,是穿花恤衫的中坑,自以為很「潮」地跟少女調笑,或是五十歲師奶穿雪紡花短裙,場面一樣震撼,誤人誤己。當人類的平均年齡一百歲,五十歲才開始踏入中年。許多事已經開始有避忌,更有許多事不能夠做,譬如說:創業。


偏偏在經濟不景氣之時,五十歲以上的僱員,被裁掉的風險亦最高。


香港裁員潮流行的所謂「三個五」:五十歲、五萬元月薪與中五學歷,三項條件齊備,在當今金融海嘯的低氣壓下,必死無疑。


被裁出來的員工,最常犯的錯誤,是將遣散費及退休金得到手之後,豪氣干雲,決定自己創業打天下!通常,他們的結局都很悲慘,失敗率可以高達百分之一百。


曾經有讀者來信反映過,指筆者一向不鼓勵人創業。這點我承認。最主要的原因,是大環境不配合,香港創業的最好時期已過去。


其次,是創業做老闆的人才,成功例子極罕有,罕有到的地步,是傳媒要找出來訪問。相反地,打工成功的例子較常見,即使失敗,損失風險亦極低。


第三,創業這類高危玩意,應該趁年輕時,放膽去試、放手去做。試過之後,你很快會知道自己是否適合做老闆?但一切必定要趁早。


五十歲後,除非走投無路,或是沒有僱主肯聘請,非不得已,才好考慮創業。


不過要注意調整期望:別幻想自己一出手,即時驚天動地,會成為「李嘉誠第二」,應走穩健路,輕裝上路,當一名量入為出的自僱人士。

假如你已是五十歲,又很不幸地,最近剛失去工作,在未找到新僱主之前,非不得已,才好考慮創業。

在這種情況下創業,千萬要小心謹慎。


最忌將手頭的積蓄,作孤注一擲,或鬧意氣,急於向舊老闆證明:「你炒我是你的錯!」諸如此類。


很多人盲目相信:「成功是最佳報復」這句話。成功的過程很漫長,沒有一蹴而就,偏偏人的年紀愈大,反而會愈心急,這一急,必然誤事。


最關鍵的原因,是當你失去工作之時,肯定是你最倒霉、大運最衰竭之時。


除非你被人挖角,或一早已有貴人垂青,預備新機會給你大展拳腳,邁向事業新高峰……


那是轉換工作,運勢之延續,另當別論。


但當你被裁掉,四處找新工作又碰壁,顯然地,正是陷於人生的低潮期,玄學所謂「行衰運」。


在這種形勢下,最適合是偃旗息鼓,甚麼也不做,將自己放鬆放軟,隨人生的波浪漂浮。


因為在衰運之時,你做甚麼也沒有用,必然是多勞少得,或易惹官非招怨,還有其他倒霉麻煩事,接二連三湧上前來,令你應接不暇。


假如你還要逞強,不服氣,硬是要跟命運奮鬥抗爭,損耗一定慘重,畢竟你已經五十歲,體力以及精神,怎能跟年輕時相比?


所以筆者絕對不贊成中年失業人士,急急起爐灶創業‧當你行衰運之時,遇到必然是衰人,做決定必然是錯誤,甚至財運亦不會見得好。


在如此情況下創業,豈不是等於「盲人騎瞎馬」?只會增加損失、消耗精神,令你繼失業之後,很快又面臨另一個創業失敗的打擊。


當衰運降臨之時,正如面對風暴海嘯,你還怎能挺立硬碰?倒不如潛龍勿用,暫時避開。


積蓄在這關頭發揮到最大作用,不妨出外旅行,或留在香港韜光養晦,總勝過輕舉妄動,五十歲後我們輸不起。


等待好時期,起碼以該年度為限。新年象徵新開始,即使要創業,應盡量避免在被炒的同一年,該年度必然對你不利,何必再次硬碰?但假如連積蓄也沒有,生活艱難,唯有硬頭皮上馬創業去。

文:康子

沒有留言: